close












































社區名稱
台中市南區崇倫社區

所在位置
台中市南區

社區人口數
5440人

經常參與社區工作人數
80人

主要族群
閩南人

發展重點
產業發展、社福醫療、社區治安、人文教育、環境景觀、環保生態

工作重點與發展困境
工作重點:崇倫社區發展協會由社區內熱心居民組成,成立一年以來根據SWOT分析的結果,選擇社區最迫切需要也較容易達成的環境美化來作為社區營造的熱身。另外配合傳統節慶辦理元宵燈籠彩繪、社區尋寶、包粽子、香包DIY…等活動讓居民動起來,藉以凝聚社區居民的參與和共識。崇倫社區已成立環保志工隊、守望相助隊、單車隊、元極舞等團隊,所有的社團活力十足都能與社區活動緊密結合,是社區未來營造工作不可或缺的好幫手。社區會議的決議:為了使社區未來的營造方向更正確之外也希望社區營造的工作能獲取更多社區民眾的認同,因此在七月九日舉行的崇倫社區發展協會會員大會上,經由社區核心幹部、社區規劃師、社區規劃工作坊的多方討論及協商,社區的成員均認同必須進行社區資源調查的工作,並決議由社區規劃工作坊設計一系列的營造活動,了解居民對於社區的建設的期待與需求,清楚社區未來的願景及目標並排定發展的優先順序。 發展困境:崇倫里是在民國91年2月,由西川里劃分出來的新行政區域,面積34.35公頃,總戶數1,880戶,人口5,400人。地處台中市南區以及南屯區交會處。目前里內仍有很多地方是屬於市政計劃中的後期發展區,所以不管是在環境或是公共建設方面,都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也因為是被定位在後期發展區,在公部門的發展及建設時間表上,並無法滿足地方的發展需求,期盼透過熱心里民的參與以及社區發展協會的成立運作,來加速改善崇倫里的生活空間以及凝聚里民的向心力。

未來發展願景與工作目標
社區內竊案頻傳,希望藉由社區資源調查工作,來了解社區居民在這個議題上的想法,是不是守望相助隊的執勤方式需要做調整,監視設備目前的使用方法可以有所精進嗎?設置的數量及位置需要重新檢討安排嗎?都是崇倫社區治安議題急需進一步去了解、探討的部份。目前社區並無明確的產業發展方向,也希望藉由此次的資源調查工作,去了解、評估社區本身具備的發展條件,進而擬訂出一套適合社區產業發展的方針策略,為社區未來的永續發展提供一個穩定的經濟基礎。

社區簡述
崇倫社區的前世今生:

半平厝這個地名是清朝時期南區崇倫里的正式稱呼,在日本殖民時期也承襲使用這個地名,直到台灣光復民國三十四年十一月後才改稱西川里,而現在的崇倫里則是在民國91年,由西川里劃分出來的新行政區,目前崇倫里內仍有多處以半平厝為名的招牌或牌樓。

林衡道教授對於半平厝的由來有以下的解釋;半平厝位於縱貫鐵路旁邊的田野中,本來是一處古老的聚落,閩南語所謂的「半平」,就是「半邊」的意思,而「半平厝」亦即半間房子之意。清朝末年霧峰林家後代,當時官拜中路統領(相當於中部軍區司令官)的林朝棟曾經在此開設租館,租館的建築物後來倒了一半,所以此地便順理成章的以「半平厝」為地名了。
台中市地方耆老訪談紀錄的文獻上有以下這段記載;南區西川里光明三巷15號林水徳先生民國七年出生,林水徳先生發言:阮的祖先在現在半邊厝處有地一甲多,築槍櫃,後因地理仙看後說:有福之人才能住在該處,所以阮的祖先建了一半不敢繼續建完,留了一半故名半平厝。

半平厝自清朝以來,居住在此地的老百姓以佃農居多,是早期建國路菜市場的青菜主要供應產地之一,近來順應工商業社會的發展潮流,耕作面積減少工商業進駐,以小型製造及買賣業為主,其中以紙業及汽車修護業所佔比例較多。


人口概況:
面積34.35公頃,總戶數1,880戶,人口5,400人,其中男性2708人、女性2732人。

住屋型態:
里內除了五棟現代化電梯公寓、兩棟傳統公寓之外,仍以透天厝的居住型態為主。里內的三合院的古厝,很多因受損於921地震,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只有西川二路上盧柳同先生所居住的祖厝一間。
引用:http://www.hometown.org.tw/community/newpage/aboutus.php?CommID=1048









TO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文正堂茶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